《法庭線》跟 Liker Land 於兩年前曾短暫的相遇。在他們成立的初期,有段時間辦公室就在我們旁邊。我們分享過幾乎是全香港最可口的蛋撻,有次我不知在專注做著什麼事,連阿熙敲門的聲音也沒聽見。於是他悄悄地推門進來,在桌上放下了一件物事。我回過神來後,發現桌子上多了一個熱騰騰的蛋撻。
疫情後,Liker Land 團隊的同事早已習慣遠距工作,辦公室使用率很低,大部份時間就只有為了逃避家中小孩吵鬧的我獨自坐在房間的窗邊。那時《法庭線》的團隊只有三人,他們房間的空間只有我們的一半,而且沒有窗,令我為公司的浪費而慚愧。就是在那個沒窗的斗室中,我第一次見到那兩條浮在半空的鯨魚,印象中還有一個放滿零食的架子。他們資源雖少,卻發揮出巨大的能量。
某次午飯,我們談起搞法庭新聞的事。我半開玩笑地問:(廣東話)而家仲搞檔咁嘅嘢,做乜咁睇唔開呀?阿 Cat 說:反正我們選擇了留港,便想做些必須人在現場才能做到的事。法庭新聞,人不在場沒法做。
他們未必意識到,那短短的一句話對我有多深刻的影響。自此以後,我一直想在任何方面幫助他們。或者說要提供幫助也是太不自量,原來能參與其中,甚至只是認真地讀他們每篇的報導,在生活洪流中也不是一件易事。我想起這句話:
潮起潮落,灘岸岩隙間,留下一彎又一彎小水池,潮池裏的小生命還未來得及相知,水漲浪高,又飄散於大海;我們可能在另一個潮池相遇,我們可能從此不再遇上。
《潮池》區家麟
應該係因為我悲觀。後來事實證明,願意留港做事的大有人在,除了《法庭線》,這兩年還有眾多獨立媒體、書店、出版社、創作者如雨後春筍般進入大眾的視線。大家經營都不容易,但正是那份韌性放大了希望的光輝。
感謝同行,一同見證
誰知兩年後,我們竟真的在某個新的潮池中再遇了。
這次《法庭線》出書,選了在 Liker Land 首先上線,我們榮幸、感激,又戰兢。Liker Land 在眾多電子書平台中只是後輩,尚待改善之處多如沙數,但他們還是願意跟我們合作。《公民司法認知 ── 由起訴到審訊的香港法律101》電子書已在 Liker Land 架上。
這幾年,多虧《法庭線》和一眾堅守崗位的媒體的努力,令持續在香港法庭上發生的事情保持公眾熱度,也為這段歷史留下不可磨滅的證據。這本書的主題雖是法律科普,但從各樣的細節中讀者都能看到珍貴的時代記錄,從每隻字中都能感受那份擇善固執。在電子書的扉頁,你會見到創辦人的簽名和留言:
「感謝同行,一同見證。」
Cat 信熙
希望大家都擁有一本留念,同時藉著買書支持這媒體的營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