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自主世界:雲端封建時代的安那其法則》
自主世界,一個席捲前沿技術思想實踐者的理念,將如何透過遊戲改變未來?
🪐「那些最聰明的人在週末自己跑去做的事情,十年之內就會變成其他人上班得做的事情。」
🪐「對於擁有無盡好奇心的讀者,一定能夠被自主世界的願景深深吸引,敬祝閱讀愉快!」
🪐「遊戲人就是文明的冒險者,希望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,也能像我們初次拿到這份小手冊時一樣,與之共振享受內心的悸動。」
- 黃豆泥 & 張浚銘(Gimmy Chang)
《不中聽文集 – 法治篇》
我能留下來的,可能只是有限的經驗的不很完整的總結。 不是很漂亮,但是完全真誠。
***
《不中聽文集——法治篇》既是一份香港法治危機的記錄,亦是向法律界和社會大眾發出守衛「厚」法治的呼召;是一篇篇有理有據、痛心疾首的文字,但也是對法治、人權、自由、公義的愛情宣言。 ——許寶強
《眾裏尋真—香港2017-2022》
全書共135篇文章,三個圖片專輯,絕大部份是《眾新聞》同事拍攝,135篇文章當中131篇是從五年期間已刊登的文章揀選,再經潤飾,文章末列出當日刊登日子,第六章内一篇有關新聞自由排名,是在個人平台今年發表的文章。其餘三篇是特別為《眾裡尋真》而寫。
《閱讀新聞-專業價值和媒體批判》
每天,新聞告訴我們社會和世界發生了甚麼事,有甚麼值得人們關注。但新聞內容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現實?影響新聞內容的有甚麼因素?甚麼才是專業的新聞?新聞除了給予我們資訊之外,還有甚麼社會和文化功能?這本書從傳播學和社會學的觀點討論新聞與社會、政治、文化,和媒體科技的關係,幫助讀者了解新聞是如何生產的,希望給予讀者更多閱讀和分析新聞的角度。
《閉門讀書:生涯似蠹魚筆記》
大疫之年.以書療癒 蠹魚生涯,間歇天上大風 一心惟爾,獨鍾閉門讀書
睽違七年,愛書人引頸期盼,傅月庵的閱讀筆記終於新書成冊。
本書特色:
• 生涯蠹魚,傅月庵的閱讀筆記,風格獨一。
• 破解群書,自成觀點:人間之書,有軟有硬;世間閱讀,有輕有重。軟書輕讀,彷如夏日沖澡,讓人通體舒暢,那是一種療癒,瞬間病除;硬書重讀,則如倒吃甘蔗,慢啃始漸入佳境,那是一種採釀,假以時日,智慧方得握。
• 與《生涯一蠹魚(二十周年限量紀念版)》同步發行,兩書內容相互輝映,具有收藏價值。
《生涯一蠹魚(二十周年紀念版)》
書冊有情.一本初衷 傅月庵:「有些書,一輩子沒讀到,是種不幸。」
這本書,二十年後終於再與讀者結緣。 2002年《生涯一蠹魚》出版問世,為「書籍與閱讀」書寫類型開闢一片新天地;2022年《生涯一蠹魚》以二十周年限量紀念版面目重出新版,再會知音。
閱讀是傅月庵的最愛,化閱讀之樂於文字筆記,已成一家之言,全書分春夏秋冬四輯,四時翻冊日日怡悅。
《練習簿》
家課冊與紀念冊,盛載著一個個成長的夢;一次空間錯置的奇異旅程,記錄了一段塵封的成長歲月。年齡是無法逆轉的,但成長不會因此終止。成長的練習簿,紀念一個持續成長的模式。校園的青蔥歲月,成長的記憶,在奇情與異想、真實與虛幻中──展開。
獲2003年香港教育城年度我最喜愛文學作品
《阿媽有咗第二個 電影劇本》
多年前曾一手捧紅多位巨星的歌手經理人美鳳(毛舜筠飾),婚後選擇專心相夫 教子。如今兒子子軒(柳應廷飾)即將到外國升讀大學,美鳳決定重出江湖。 美鳳偶然認識了在茶餐廳送外賣的方晴(姜濤飾),發現他在演藝方面極具潛 能。身世孤苦的方晴激發了美鳳的母愛,卻令兒子感到被冷落,揭開了母子長年未解的感情裂痕。
特別收錄 .電影珍貴劇照 .創作人的話 .幕後花絮
《Sportsoho運動版圖》2025年1月,2月號
《大嶼小報-第十八期》
怎樣的生活才是幸福?各人想法不同,唯有落實去做,幸福才不止是想像。
今期大嶼小報,嘗試邀請各區街坊分享自己在大顺山追尋幸福的經歷。一位少女搬到大澳居住,第一關迎来羗山道的挑戰;—位中女斷捨離市區的物質生活,在具澳的自然璟境尋得平静;一位長者在年近六旬畤搬入梅窩打算與伴侶終老,但是又繼續發揮社工餘熱,創辦「離島粵曲社」服務社區;還有一位来自英國的女士,在梅窩一住便是三十年,積極關注保育是是她愛大嶼山的方式。然而,在最接近市區的東涌,居民又好像有不一樣的體會。 正在閱讀今期社區報的你,不論身處何方,生活是否幸福,希望你也好好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