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剛落幕的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,大眾對香港電影的熱情再次燃燒。
我也久違地扭開電視,看了頒獎禮直播。紛紛看到大家正在用各自的方式支持本土製作、香港電影。有同業親臨現場報道是次盛事、有的是公司老闆首次成為大會贊助商、有的則以投資人身份參與電影製作。
而我們也剛上架了《浪裡有人:香港流行文化誌 2022 - 2024》,The wave 團隊做了上百個訪問,濃縮了過去三年香港流行文化的紀錄,帶你重溫屬於這座城的記憶。
翻開這本書,你會看到那些在螢幕前熟悉的臉孔和他們的故事。不同的是大家只看到頒獎台的星光熠熠,但忘了台下的他們跟你和我一樣,同樣經歷人生的高低起伏,是靠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。讀過這本書,你會覺得在香港仍然有追夢的可能,而方法並不只有一個。
而說到金像獎,今年的大贏家《九龍城寨》橫掃金像獎,打破香港票房紀錄,但這套成功電影背後的辛酸卻鮮為人知。八年籌備,製作團隊面對融資難、限聚令、市場低谷等重重挑戰,最後仍然能夠憑著一股韌性咬牙堅持。
《浪裡有人》收錄了《九龍城寨》導演鄭保瑞及「鮮浪潮」創辦人杜琪峯的訪談。
「有啲嘢我哋無法強求,當然曾經努力過,但努力後都無,咪諗方法行落去囉。」
「活在當下,做今日嘅事,唔好有希望。」
兩位導演在訪談中如此說。
尤其對香港人而言,他們的感悟果真是戲如人生。
而另一入圍作品《看我今天怎麼說》的女主角鍾雪瑩,和我年紀相約,是我們同輩之間的偶像。去年鍾雪瑩憑《看我今天怎麼說》飾演聽障女孩「素恩」, 贏得第61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。
《浪裡有人》記錄了她另一套電影《填詞 L》的點滴,如何由不起眼的角色,變成了一部電影的女主角。不少觀眾都說,好像從故事裡看到曾經竭力追夢的自己。
鍾雪瑩說,填詞是生活,電影才是志業,是她一輩子最想做的工作。無論如何,電影都是她怎也不會放棄的志業。
「好希望去到變老的時候,仍在電影現場做緊某個崗位,如果機遇上我已經⋯⋯做不了演員,咪做其他崗位囉。萬一一 定要放棄,可能係因為生命脆弱,除此以外都無咩需要放棄。我個人唔係好 chur, 亦唔係好容易受到挫折, 咁就好慢好慢咁,睇吓會點囉。」
但願大家有天也能霸氣說出自己的志業,找到人生的錨,在風浪中勇航夢想彼岸。
這週我們也有個小驚喜要分享—— Liker Land 的書即將進駐全球 50 大最美戲院油麻地電影中心的 Kubrick!在書店販賣中的電子書,Kubrick 都能直接拿到分成,支持書店的營運。大家去咖啡廳打咭和喝咖啡時,也不彷找找我們的蹤影。
聽店長說 Kubrick的電子書網站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,由店長們選書,在這裏先讓大家先睹為快!
流⾏⽂化的世界轉得很快,紅極一時的明星、全城傳唱的金曲、⼈⼈熱捧的電影,很多時候如同大海裡的幾片石塊,浪奔浪流,轉眼就被淹沒,被遺忘,從此不見蹤影。然而浪裡眾人的思考、關懷,流露出來的拚勁與韌性,始終有被定格、整理、保留、傳承的必要。畢竟這是關於此城流⾏⽂化的記錄,也是屬於香港的記憶。
- 節錄自阿果,Sophie 《Wave. 流行文化誌》共同創辦人於《浪裏有人》的自序